立即下载
油溪河峡谷漂流——浪尖上的舞蹈
2011-12-21 11:04:35 字号:

  

踏上新化县吉庆镇这片地处资水中游,雪峰山东南麓的“湘中宝地”, 一条蜿蜒飘动的河,延伸在峡谷坚硬的腹地,这就是新化境内资江第二大支流——油溪河。这条河水潺潺又清亮、沿岸风光旖旎的峡谷河流,孕育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华峡谷第一漂、中国十佳漂流胜地——油溪河漂流,系湖南漂流里漂程最长、风光最美、最具特色的峡谷漂流。

 

李锐幕名游油溪河 (资料图片)

   原生态魅力的诱惑 李锐慕名而来

  乘着水浪翻涌的小船顺流而下,天高水长,阳光普照,四面青山环绕,漂流其间,迎面而来的却是一种自然于切肤的幸福和刺激。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高调华丽的著名景点,古朴诙谐的民情风俗,纪念馆,博物馆,鲜花,留影的痕迹却再也寻不到犹如油溪河的激动——一种区别于平凡生活的独特感受。

  就是这样一种感受,使都市人为之倾倒,吸引了大量游客到此一游。据油溪河负责人先生介绍,湖南卫视著名主持人李锐随剧组编导一行到此漂流。览梅山古寨,越百年风雨桥,游青龙寺,赞原生态峡谷,青山,绿林,花香,鸟语一派栩栩如生的景象。李锐不禁感叹“原生态美景,既享受游水漂流,又感到惊险、刺激”。

热爱生活的根源 赏四面俏丽风光

  当漂流在油溪河观赏四周美景时,水浪卷起的波涛和你擦肩而过,两岸危崖高耸,峭壁对峙,林木葱蓉,怪石密布,却叫人有种置身于桃花源的处境,豁然开朗。

  漂流的起点在晨光电站大坝下,对面一座命名为“中华巨轮”的山峰,如一艘巨轮破浪启航,迎水而上。下侧石壁石窟,一座白色钟乳石酷似女人形体的“美女十八变”镶嵌其中。漂流而下,只见美女或立、或坐、或舞、或身姿摇曳、或举手投足、或抱琴而歌,姿态优美、惟妙惟肖。不由得,滋生了一种乐观、自由、敢爱敢恨和热爱生活的根源。

  河内水流湍急,河床幽深,险滩繁生,深潭迭出。据统计,这里共24里漂程,要过28座山、34壁岩、48面滩、39回湾、27要峡、12道门、46个潭。

美丽传说经典传呈 梅山文化尽显其中

  油溪河漂流途中有一座油溪桥,传说清乾隆十一年(1747),皇帝下江南,经过油溪河,见此地山川形胜,溪流湍急,峭壁对峙,仅一木筏引渡,便望溪兴叹:此地何无桥!随后,县内乡绅倡议建桥,于乾隆十二年(1748)建成油溪桥。乾隆二十七年(1762)再巡大熊山,经此桥,又慨然叹曰:此桥巧夺天工!一百年后,至道光戊申年(1848)夏六月,油溪河发大水,水大异常,桥被冲垮。当地人们都说有一条神蛟在作怪。此后,过河又只得靠木船引渡。每当春夏水涨,常常翻船,死伤人数颇多。清同治戊辰(1868)春月,当地年过八十的乡绅李承海和刘善居,以百年未尽之身首倡建桥,四方人士慷慨捐助,于庚午年(1870)冬月建成此桥。据说建桥时每日百人做工,却只九十九人吃饭,有一人是神仙相助,亲手建成一块拱桥合龙用的尖石,还将兴水作怪的神蛟赶走,召来千年成精的蜈蚣镇桥。桥面东北石栏雕刻有1多长的大蜈蚣,须鳞可辨;南端桥头立石狮一对,昂头若啸,威武雄壮,让人领悟到此地强势,一种历史与现实的传呈,再生的永恒!

  197912月,新化县人民政府把此列为县级保护文物。在油溪桥下约百米处又建新桥。新桥的建成,即减去了古桥的车辆负载压力,又为油溪河增添了新的景观。如今,这里双桥拱映,相得益彰。不但保留了丰富的原始文物和人类原始思维特征等文化信息,其浓郁鲜明的地域、民族性以及独特的魅力、影响力使它传承了梅山文化的精髓。

  “一道峡谷,映出十里长廊;一派原生态景象,无愧‘十里无人烟’。

来源:娄底新闻网

作者:刘莎莎

编辑:曾维峰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