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秀丽麻水塘
2012-06-06 12:25:35 字号:

  田坪镇北行15公里,看到一处群山环抱的世外桃源,这便是麻水塘。

  麻水塘是古老的地域名称,是指上至风景坳(古名分水坳)、下至毛家凼的这一片近20平方公里的区域,分为上、中、下三麻水塘。上麻水塘即福星村,中麻水塘即烟竹村,下麻水塘即三门石和毛家凼村。她由大竹山、杨家、谢家湾、吴家湾、范家、曹家、李门冲、黑泥湾、伍家冲、烟竹坪、塘湾里、栗子凼、沙坪里、淹塘里、面盆凹、薛家垄、泥迹凼、毛家凼等自然院落组成。

  大自然赋予了麻水塘美丽的山水,不知何时流传下来了这美丽的地名,美丽的地名则源于美丽的传说。传闻观世音奉玉帝之命察看人间地理,驾祥云于此,见群山环抱,鸟语花香,兴致勃然便启手中净瓶洒甘露。史料记载“佛好施、点麻水、泽苍生”之说则源于此。麻水塘还流传下了柳宗元被贬南游露宿塘湾里的“柳子凼”;刘伯温砍竹生烟布阵鏖战的“烟竹坪”;关云长磨刀小歇的“关圣殿”等地名和古迹。美丽的传说只增加了麻水塘的某种神奇,真正有人在麻水塘改造自然的活动,应该是宋朝时期新化建府置县后的事情。

  麻水塘森林覆盖率高,植被丰富。登拜天岭,“一览众山小”,看群山逶迤起伏,数百里风光尽收眼底,在信息欠发达的改革开放前,国家有关部门曾在这里修塔导航;上五龙山,常见涟源、安化等县信士进寺朝拜,暮鼓晨钟,尽显幽灵之气;观三门石,四柱擎天似神兵天降、直指苍穹,英俊威武立于天地之间,呈现壮观与力量;进薛家洞,凉风习习、流水潺潺,是避暑消炎之胜景;游泥迹凼,百鸟悠鸣、山花烂漫、古木参天,犹如天然氧吧,有田坪“大熊山”之美誉……土质肥沃,树种繁多,很多鸟兽在麻水塘多有发现。近年竟然有国家保护动物野猪成群出没,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证。

  好的人居环境,是人们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追求,数代麻水塘人用勤劳和智慧,经营着麻水塘这一方热土。在那解放后“多快好省”的建设年代,麻水塘人喊出了“开垦黄泥凼、炮破铜锣岩、戳穿三门石、改造黑泥湾”的豪迈口号,建设了许多功利千秋的基础设施:一根扁担挑出了蓄水量500万立方米的福星水库,一根钢钎凿通了18公里长的左右引水干渠,为近千亩稻田提供了粮食生产安全保障;筑河堤、扩溶洞,昔日沙坪里的淹塘成了今日粮仓……艰苦的努力、成就了当年“农业学大寨”的样板基地,成就了有过四面八方到麻水塘筹借粮食的辉煌,成就了当年麻水塘领导者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的光荣历史。加上麻水塘人的“进门一罐子、出门一筛子”的好客风俗和勤劳淳朴的憨厚劲头,让十里八乡的老百姓望而生畏,佩服有加。

  改革开放后的年代,麻水塘人们农工结合,随波逐流,从粗放型的劳动方式慢慢转变为效益型,加快了建设秀丽麻水塘的步伐。特别是近几年,水、电、路、气、通讯等生产生活设施的进一步完善,麻水塘的人居环境得到了质的飞跃:公路通组达户、自来水流入寻常百姓家、沼气节能环保清洁快速、通讯网络覆盖每一角落旮旯、学校硬件设施列全县一流。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麻水塘这块十字绣模版已轮廓分明,期待我们用心去刺绣好,裱糊好。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流行城乡两套居室的阶段必将来临。当你从喧闹的城市来到麻水塘,看看蓝天下闹鸟在山头间的来回追逐,吸吸负氧离子极高并含有花香的空气,闻闻蛙声与夏天相约的欢鸣,尝尝五谷杂粮做成的擂茶和煎粑,你就体会到麻水塘这片土地的神奇、热情和秀丽,她会让你流连忘返、了无杂念、脱俗超然。

来源:原创

作者:康动风

编辑:曾维峰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