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七条底线”是网络空间的净化剂
2013-09-22 11:46:19 字号:

  生活在网络时代,我们每个人在享受这种高度文明成果的同时,也相互影响着网络平台的走向。

  相对真实世界而言,网络是虚拟的。但虚拟不是虚假,它是真实世界的延伸;娱乐不是愚弄,它必须有遵循的底线。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确定的“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社会公共秩序、道德风尚、信息真实性”等七条底线,如一缕清风,或一支净化剂,清新着网络空间。

  只要稍做梳理,我们的脑袋里就会蹦出一些近年来恶意炒作出来的标志性人物,如庸俗扭腰的芙蓉姐姐,丑陋狂妄的凤姐,近乎赤裸的干露露,炫富炒作的郭美美······最近,突然蹦出个“谣翻中国”的秦火火,一批令人嗤之以鼻的网络推手随之浮出水面。而曾经由秦火火和“立二拆四”等谣言大王制造的“天仙妹妹”、“别针换别墅”、“封杀王老吉”,编造散播的“动车事故加倍赔偿”、“雷锋奢侈生活情节”、“张海迪外国国籍”等网络事件,使网络空间挤满了恶意、低俗、情色、拜金和无聊。在此,湘阿阳还想特别提到针对余秋雨先生的“诈捐门”“离婚门”和“中国文盲排名榜首”的恶意诋毁,针对谢晋导演死因是玩暧昧的谣言制造,所有这些,令逝者寒心,生者痛恨,旁人厌恶。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网络都需要底线。

  底线,是网络的生命线。网络被谣翻,真实就会远离,网络失去信赖。一个处处充斥虚假,谣言大行其道的世界里,不会有正规的网络秩序、正常的生存环境、正当的盈利模式、正义的平台空间,网络的生命力就会在生存中枯萎。

  底线,是网民的高压线。冲动是魔鬼,愤怒失理智;网络有底线,焚火必自焚。秦火火、立二拆四之流在网上肆意冲浪,胡言乱语,制造谣言,他们点燃的“谣火”,烧掉的最终还是自己。法律规定,只要诽谤信息被浏览5000次、转发500次,就可以诽谤罪严究。

  底线,是行为的边界线。无论是政府、网站,还是网民,这七条底线的上边是自由的,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麦克风畅所欲言,表达个性、理性、真实的声音。其下边是红线范畴,谁要想“语不惊人死不休”,“行为艺术大出格”,或者“无中生有谣翻人”,谁就应受到清规铁律的的惩罚。薛蛮子虽然刚刚参与七条底线的探讨,当他现实的真实和网络的虚拟没达一致时,虚拟和真实就一起掩埋了他的形象。

  那么,应该怎样坚守七条底线,净化网络空间呢?湘阿阳认为主要是三句话。

  第一句,贵在坚持自律。没有底线,无谓生存空间;没有自律,也就无权他律。守住七条底线,贵在长期坚持、执着坚守、态度坚决,贵在严格自律,注重真相,谨慎发声。只要我们每位发声者,都用一种良知去对待虚拟、渗透网络,用一种责任去厘清真实、坚持操守,用一种担当去淬炼铁肩,掌控话语,我想,我们的网络环境就会得到很好的净化。

  第二句,重在引导落实。“堵”不如“疏”,“禁”不如“行”,事后禁言不如事前引导。自媒体时代,你、我、他,都是传播者。鼠标担道义,键盘显责任。作为网络的管理者,要注重引导网络经营者和网络使用者遵循好七条底线,对思维观念畸形、道德观念错乱者,及时进行思想的纠偏、行动的矫正,把七条底线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上,落实到每一个网站里,落实到每一个网民中,促进网络世界的互信、包容、向上、健康。

  第三句,好在联合联动。记得马克·吐温曾说过一句很有味道的话:“当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跑遍了半个世界。”如何防止谣言出炉、语言暴力、负面情绪、群体愤怒,需要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联合联动。仅有管理者的引导,上边热,下边冷,没有效果;仅有网民的自律,有些事实的真相难以甄别;仅有经营者的主观努力,会发现很多的谣言无力控制,既无法发现于萌芽,又无法熄灭于高潮。只有法律、政府、网站、网民等四个层面层层咬合,时时警醒,七条底线才可能真正坚守到位。

  底线是一种思维,更是一种担当;底线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约束;底线是一种标准,更是一种责任。无论是网络经营者、名人大V、媒体大亨还是普通网民,都需要用底线来检验定力、操守、思辨、良知以及担当,不明知故犯,不无中生有,不心存侥幸,不以身试法,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去除浊气,迎来清风;去除黄色,根植绿色;去除暴力,营造和谐;去除谣言,还原真实。我们的网络世界就如秋日的暖阳,温和、舒服;如中秋的节日,温馨、和谐;更如秋天的日子,温情、丰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湘阿阳

编辑:曾维峰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