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街
今天,冒着料峭的春寒,任由丝丝拂面的春雨,我来到向东老街,再次审视她的美丽容颜。细雨早已经打湿了青石板路面,被几百年来人流、车轮磨的光滑发亮的石板表面折射出圆润的亮光。她静静地躺在古城中,以一种走过历史烟尘的慵懒姿态,以一张素面朝天的面孔不加修饰地展现在我的眼前,面对这渐渐凋零的老街,我漫漫地踱步,聆听她的心跳与律动,感悟她那扑面而来的厚重气息。
翻开史志,上梅古城的历史全部铺开来,向我讲述那悠长的故事,那节奏就如老街的变迁般缓慢,有如资江上的毛板船一样顺水流去一样慢慢悠悠。上梅古城始建于北宋绍圣年间,已有900多年历史,历来是新化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曾以八街九巷驰名湖湘。长达2257米的古城路有近500幢保留完好的明清特色建筑,古城现常住人口17.6万,面积6 km2,往日的风流早已经被雨打风吹去,剩下这些历经沧桑的古城一隅,跟人们轻轻地诉说着这里曾经文化繁荣、商贾云集、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想当年,江西人、湘乡人在这里利用水运之便,将一船船的煤、木材、铁运往洞庭、汉口,然后再从汉口和湖区买来大米、盐、百货物品,再从大码头上岸,挑至古城贩卖,那时该是多名的物阜民丰、热闹繁华!赚了钱的商人们在会馆里商议商会事务,分红福利,运行自有机制。而小吃小贩不断地吆喝,卖西洋清凉油的戴着个帆布帽,逢人便用油往你额头上一抹,还问你凉不凉快,让你忍俊不禁。到了现代,陈天华、谢冰莹、成仿吾新化三杰,桥牌皇后“杨小燕”以及在太行山上一炮让日本“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凋谢的华夏名将陈正湘等梅山俊彦,他们都在这里接受梅山大地山水人文的滋养和浸润后,都从古城起步,顺着资水乘着小渡船走向省城,走向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最终在外界知名,在国内外发声,上梅古城渐渐为外人知晓。
看着这条老街,我脑海里不断浮想着她的前世和今生。向东街位于新化县上梅镇的北端,在新化人尽皆知。她现在依然静静地躺在古城中,东西走向,通向大码头,即明清两代以及民国时期资江边重要水陆码头。路面清一色的青石板路,长约1km,共铺11排整齐平整的大青石,中间一排纵向排列的青石稍高,左右依次按横纵的交替摆放,各有5排,靠外面的两排青石下,是在当时颇为先进的下水道系统。整个街面一眼望去形似龟背,呈现出对称流线型的美感;路面宽约6.5米,行车过路宽绰有余;因为左右设置的排洪系统,遇到下雨天,街道两边的店铺、民居瓦槽上雨水下泄到街面,有如千龙吐注,蔚为壮观,雨止即路干,洪水全部从下水道中排往资江河。而向东街两边那些不可复制再生的明清古建筑群,或用青砖砌,或以青砖砌墙、木材为主体,或全用木材修筑,房屋地基全用青石垫底,上垒青砖,房屋多饰以马头墙、小青瓦、白粉墙,小轩窗,精巧玲珑的楼阁,镂刻精美的花纹图案,屋的墙体上写有流动挥洒的文墨书画,加上小门、大堂、天井错落有致,风格典雅有致;屋宇间短檐翘角把整个街面的楼房连为一个整体,使得房屋排列紧密有序,叠加在一起给人以难以言喻的美感与历史厚重感;民居统一的青灰色调与青石板街道浑然一体,彰显出明清建筑的独特风格;房屋间的深窄小巷,悠长深窄,行人踏在小巷的石板上,足音久久回响,以人曲径通幽、超越时空的曼妙之想。
在这条弥足珍贵、历史遗存遍布的街道上,各式名小吃历经数百年的沉淀,全都荟萃在古城。随便到那家店里一坐,各种随你点:状如杯口雪白的杯子糕、外粗内包裹砂糖的蒿子粑、紫中带黑的特色穇子粑、膨胀香喷喷的马练王、圆鼓鼓的油炸粑让你闻之垂涎;辣椒调色、大骨高汤和百年秘方调味、佐以山胡椒油的向东街牛肉面更让你口齿生香。众多的百年老店如风云聚会,如星星般散落在这里,恒升庆斗笠店每年要做出无数的斗笠,每年丝雨飘飞的季节,附近的农人戴着挥洒着桐油味道、用行书或楷书字体书写农人名字的斗笠在田间地头忙活开来;雨季来了油伞店的生意火了,用梅山手艺制作而成的油伞在古城的大街小巷飘来飘去,给古城镶嵌上无数流动的花朵;而遍布于街道上的酒肆茶楼,到处都有顾客来坐上一坐,或谈论时新故事,或谈论国事,或猜拳喝酒;至于美食餐馆、油榨坊、腊味坊、粮油铺、风水馆、梅山正骨水师馆等店铺星罗棋布,它们依然用百年手艺的传承,服务着斯地人。
品尝小吃让你百味皆生,而古街里浸润多年的梅山文化更让觉得它和古街一样古老。传入耳际的新化话,保存着最古老的文化元素和远古气息,外人一听是根本听不懂的外国语。也许你还会听到破空传来的新化山歌,那是古城人民表达喜悦哀乐的艺术形式。喜悦时声音尖而高亢,喉咙里填满了幸福的元素。而古街附近遍布的祠堂,香烟不绝的庙宇,卧室房门外钉的驱鬼桃木,每到天旱请法师做法求雨的敬菩萨,老一辈传得神乎其技的放邪术,师公教徒弟出师时必须走刀山下火海的表演,每家每户供奉的神翕,喑哑的八音锣鼓,则在展示梅山人民在这里生息繁衍自行形成的宗教特色。至于农闲时刻,田里屋里,到处是年轻人霍霍地练拳之声,那是古城人民在传承祖先与自然争斗、与猛兽争斗、与外敌争斗而创作出来的梅山武术。
聆听风雨中的向东街,就像在聆听一段传奇,生发一段古老的幽思,她是一段让新化变得厚重的履历。头发渐渐湿了,而古街在历史的变迁中慢慢老去,趁着她还有那些墙壁城垣,我沉醉于这别具一格的风味里,一头扎进这一街的烟雨之中。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登富
编辑:曾维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