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冬天里的一团火
2014-04-09 09:29:37 字号:

  2014年元旦过去快一个月了,但我们在紫鹊界举办2013年岁末篝火晚会的情景,2014年元旦观日出、游丫髻寨观景台的见闻经历,一直犹如片片鹅羽撩拨着我的心房,驱使我提起笔来,录下那些充满暖意的记忆。

  尽管遇上了一个暖冬,但毕竟是隆冬季节,关河冷落。元旦将至,我和几个驴友有些不知所之。思来想去,大家一致决定去高洲泡温泉。但没泡多久,就觉得疲乏不堪,失去了兴趣。正在大家满怀失落之际,一位年轻驴友提议去紫鹊界举行篝火晚会,对于这个提议,我们几个年长的都不以为是,觉得眼下的紫鹊界梯田除了枯黄的禾蔸外,毫无生机,但为了不扫几个年轻人的兴,只好装出兴致勃勃的样子表示赞同。

  进入紫鹊界景区后,我们一路寻找合适的住所。由于是旅游淡季,很多店家歇业,而没歇业的店家却找不到较宽的坪地烧篝火。于是我们驱车离开主道,朝演艺中心驶去。来到离演艺中心不远的“龙秀农家乐”时,我们突觉眼前一亮:崭新的木板楼,环境整洁雅致,门前有较为宽阔的坪地,基本符合我们的要求。我们向店家打听住宿价格,老板说八个铺共计280元,我们觉得这个价格还算公道,于是又问是否可在坪里烧篝火,要多少柴銭。老板说可以,柴銭算不算都无所谓。于是我们决定在此住下。安顿好行李后,时间已近晚上九点,在老板及其家人的协助下,我们很快燃起了篝火。熊熊的火焰驱走了高山深夜的寒气,大家脸上被映得红扑扑的,身上被烤得暖洋洋的。我们围着篝火兴奋地唱着跳着,欢声笑语打破了山村夜间的寂静。过了一阵,我们几个年长些的有点体力不支,相继走进堂屋里休息,与老板拉起了家常。老板叫家人给我们泡茶,并端上瓜子花生,这让我们在客居中找到了走亲戚的感觉。闲谈中,我们得知老板叫罗崇定,老板娘叫郑龙秀,他家的农家乐就是以老板娘的名字取的。说到经营状况,罗老板说紫鹊界旅游的旺季是每年的六月到十月,我家的店子是今年九月开张的,生意还不错,常有回头客或熟客介绍的新客来,因为我们无论任何时节都讲信誉,讲公道,不赚眜心銭。罗老板还为我们讲述了“十。一”期间的一件趣事。那段时间,来紫鹊界的游客每天数以千计,食宿成了大问题,个别店家乘机乱涨价,让一些游客心存顾虑。一天下午三点,两个外国游客来到我家,我们问他们需要什么,他们就给我们画了一只鸡,可当我们捉来鸡时,他们又连连摆手,又画了套碗筷,我们这才意识到他们是饿慌了(“鸡”即 “饥”),于是给他们盛了饭,又带他们去厨房点菜,可他们已饥不择食,从我们吃过的午饭菜碗里夹了点菜,就把饭吃下去了。吃完饭后,他们拿出一张百元人民币来付费,我没有接,对他们说不用付钱,可他们完全听不懂我的意思,还以为我们嫌少,带着几分疑虑坐在那里不敢动,直到他们另外两个同伴赶来,听懂了我们的意思:他们两个仅吃了点现饭现菜,就当应个急,不用付钱了。那几个外宾大觉意外,一叠连声地说“谢谢!谢谢!”直到走了很远,还不断回头挥手致意。

  听到这里,我们很感动,觉得罗老板一家以大山一样的纯朴、大度 ,无意间用自己的思维惯势和为人准则,为紫鹊界、为新化乃至中国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呯呯呯······” 屋外绽放着迎接公历新年到来的礼花,我们邀罗老板来到篝火边,一同举杯喜迎新年。

  第二天清晨近七点,我和住在一室的戴重智老师起床后,想起昨晚罗老板说的,早晨七点左右,只要转过他家东边的一个小山,就可以观赏到紫鹊界日出的独特景观,于是我们匆忙洗漱一下,就快步来到距罗家约200米的贡米岭观景台,等待观日出。

  这时,远处的山峰、梯田还有些灰蒙蒙的,东边的群山之巅,布有一道黑色的云气带,宛如一道黑色的帐幔,无数道霞光射向黑云上方的天空,将东面的一片天空抹成粉红色。之后,光线越来越亮,颜色越来越红。七点二十左右,黑色帐幔的顶端渐渐露出一条金线,金线又慢慢扩大成一道金弧, 随后又露出 半个通红的火球。不一会儿,整个浑圆发亮的火球全部跃出云端,仔细一看,它上亮下暗,上半边如熊熊烈焰,通红透亮,下半边则像从炉火中夹出来的半块铁饼,红中透着暗黑,层次极为分明。尤为奇特的是,由于有那道黑色云气的衬托,太阳不像是从天边、从山顶上升起的,而像一个悬挂在空中的金球,立体感特别强。正当我苦于无词描述时,老戴用地理术语替我作了描述:这是一个悬挂在空中的火红的地球仪。面对此景,老戴不胜感叹:紫鹊界日出之美,远远胜过黄山。

  回头西望,深冬的群峰带着微黄,峰顶上的天穹更显得湛蓝如洗,这与春夏之际天山共色的景色相比,又别有一番情趣。

  早餐后 ,我们请罗老板结账,住宿费加六瓶啤酒,两瓶饮料, 八碗 面(打了十个鸡蛋,因有两个小孩同行),合计376元,我们再次提到柴銭,老板夫妇说不用算,我们有点过意不去,就说今天是公历新年,我们付四百元整,祝你们四季发财,罗老板这才接受了。

  由于有驴友是初来紫鹊界,我们又到演艺中心下面的观景台,观赏老马凼、八卦冲梯田。初见八卦冲梯田的驴友对八卦冲梯田局部与整体、自然与人工所形成的妙合无痕的八卦阵图景惊叹不已。随后,我们带着几分急切的心情,赶往刚建成不久的、地势最高的丫髻寨观景台。

  车爬上主道后,又行了两、三公里,来到丫髻寨停车场,步行一百多米后,又艰难地爬过四百多级台阶,我们终于登上了这个建在险峰之巅,海拔1200多米的观景台。登上顶楼,我们向四面纵目远眺,只见连绵起伏的群山,犹如无数汹涌而起的浪峰,那些依山势而开辟出来的梯田,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好似贴在波峰之上的、一圈圈向外漾动的立体的波纹。那道道田埂则像巨幅画卷中疏密、长短不一的线条,坡面平缓处稍稀,坡面较陡处则密。紫鹊界梯田总面积达8万多亩,以前,在其它观景台,我们只能看到几个或十几个山冲的梯田,而立足于此,纵目四望,8万多亩梯田大部分可收于眼底,先前看到的八卦冲景点,不过像是巨幅画卷中的一个小圆圈而已。此时,我们真真切切地领略到了紫鹊界梯田的壮阔与雄奇。内心涌动着对上天慷慨恩赐的感激之情,对祖先艰辛开拓的景仰之情。情动于中,本应有诗 ,可惜我光有诗情 ,没有诗才,正在怅憾之际,忽而记起了我校语文组老前辈、全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诗人邹息云老师的《紫鹊界梯田》一诗:

  梯田万顷白云间,一望无边尽陌仟。

  春暮绿禾围玉带,秋深黄稻叠金砖。

  清泉渗润无干旱,空气澄鲜益寿延。

  紫鹊引人来胜境,大山界上看桃源。

  当我情不自禁、摇头晃脑地吟完这首诗时,大家也都齐声赞叹邹老以了了几十个字,形象生动地再现了紫鹊界梯田的特点和暮春到深秋的奇丽景观,抒发出他老人家对紫鹊界梯田的无限向往与赞叹之情,丰富了眼前景,给了我们无限遐想的空间。

  我们在赞叹紫鹊界梯田规模宏大,自然与人工妙合无痕之时,又联想到不少地方举办油菜花节的盛况,大家设想,如果把紫鹊界8万多亩梯田都种上油菜,那么,每年三、四月间,千山万壑中金黄的油菜花与绿树、青峰、蓝天相映,那该是一幅多么雄奇壮丽的画卷啊!只是不知道那样会不会影响插禾。这时,身旁一位当地的大嫂接过话头说,不会影响。以前我们也种过油菜,后来因为油菜籽价格太低,不合算,就没种了。听了大嫂这番话,我又不禁想到昨晚听罗老板说的类似情况:有些村民认为种水稻不如打工,导致有少量梯田被抛荒,这种情况令人担忧。因为梯田是紫鹊界景区存在的基础,而稻作文化则是她活的灵魂。我们期待当地和上级政府能进一步采取得力措施,稳定和壮大紫鹊界景区稻作文化这一根本。而如果种上油菜,紫鹊界旅游的旺季就可以延长一至两个月,能产生巨大的旅游效益和经济效益。切望当地村民与各级政府,以不愧对苍天,不愧对祖先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建设好紫鹊界旅游的软硬环境。

  我深信,紫鹊界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是巨大的。

  这里的巍峨雄伟而又柔和秀美的群山,规模宏大、神奇壮丽的梯田,是一幅四季变化、绚丽多彩的千秋巨画;而梯田的天然灌溉系统——散布于千山万壑之中的山泉清流,四季不竭,泠泠作响,就是千百张美妙动听、万古不歇的无弦之琴。

  这里有丰富的特产,如红米、黑米、黄米、香贡米,皆有保健及药用价值,尤其是贡米岭出产的黑贡米,更有“药米”、“长寿米”、“黑珍珠”之美誉;这里有风味独特的美食,如柴火腊肉、猪血粑、风干板鸭、水煮冻鱼、土鸡、蕨菜、黄蛤蟆、糁籽粑、糍粑、粽子(由于这里的土质独特,口感特别糯软香甜)。

  这里更有像大山一样宽厚的村民,他们纯朴慷慨,待客热情,价格公道。笔者曾食宿过的龙秀农家乐、紫鹊渔村、永幸农家乐(湖南省前省委书记周强曾在此就餐),他们的菜肴不仅地方仅特色鲜明,美味可口,而且价格比我们城区内外一些土菜馆便宜得多。这与某些高山景区、边远牧区的天价饮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与陕西、山西、河南等地货真、量足、价廉的店家媲美 。

  二十多天过去了,紫鹊界之夜的那团篝火却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温暖着我的心窝。

                             2014年1月23日

 

  补记:

  1月24日,我们再次来到罗老板家食宿,当晚在他家就餐,点了六个菜:柴火腊肉蒸猪血粑、水煮冻鱼、风干板鸭、白辣椒炒泥鳅、红菜(苔菜)、白菜。四个荤菜风味独特、可口爽心自不用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个蔬菜——山区的白菜比平地产的鲜甜,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而苔菜更是对比鲜明,平地的苔菜质地硬,又略带苦涩味,口感不好,平日我是为了均衡饮食营养而硬着头皮吃的,而这里的红菜却是柔软鲜嫩,甘甜爽口,回味无穷。可以说,紫鹊界四季皆有美景,有美味,有洁净的环境,有纯净新鲜的空气,有丰富的负氧离子,是人们摒除尘世杂念,休闲赏景,怡心养身的胜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欧阳建新

编辑:曾维峰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