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日行一善,福伴一生
2014-10-16 10:08:23 字号: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带着温度、贴近百姓,做到生活化、情景化、具体化,引导人们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日行一善、福伴一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更加深入人心,向上、向善、向美的良性互动就会成为社会主流。

  弘扬核心价值观要重践行、接地气。最美人物、平民英雄、凡人善举是社会道德标杆,用这些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深入浅出、情理交融地开展宣传教育,可以增进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使其真正成为人们心灵的罗盘、情感的寄托。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在于实践,伟力也藏之于实践。若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唯有将各个层面的价值理念彰显于国家发展、社会运行和个人生活的过程与细节,核心价值观才能在深厚的社会基础中植根,在人人践行的良好风气中勃发。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抓好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抓住了未来、管住了长远。要坚持从娃娃、从学校抓起,引导孩子们在学习成长中品味真谛,日积月累地融化在心灵里,体现在习惯养成中。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必须从细处着眼、润物无声,目标要细化、态度要细致、措施要细密,让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如空气般遍布浸润人们的心灵。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磁源”,必将焕发出强大的感召力和亲和力,成为时代的精神坐标。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拓宽养成教育渠道,践行雷锋精神,弘扬德孝文化,将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我校开展“日行一善”活动。

  活动号召学生从点滴做起,用善心互相关爱,用善言互相问候,把善行洒满校园。活动首先举行启动仪式进行动员,让学生懂得施与,学会奉献,让服务他人成为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让学生成为“日行一善”的责任人、带动人,把善心、善言、善行转化为自身良好的素养。自活动开展以来,师生见面争先问候,学生在各种场合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活动。如今,在“日行一善”活动的感召下,同学们主动捡校园纸屑,积极关爱孤寡老人,拾金不昧、帮助他人的现象时时涌现。活动要求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思想成长过程,让学生写“日行一善”日记,班级做好“日行一善”记录,让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思想上共同提高。昙花的美丽只是一瞬,但人们仍然可以嗅到她的芳香。“日行一善”,它不需要伟大、感人的壮举,相信新化十六中的学生们,只要每天有一个善良的举动,就会养成善行的好习惯,一颗“善良”的种子,也定会在他们心田茁壮成长。我校的“日行一善,福伴一生”活动分三个步骤。

  一、知善——让核心价值观“接地气”  “日行一善,福伴一生。今日倡议:每个学生都学习一点急救常识。面对晕倒的路人,请您停下匆忙的脚步,关怀援助、了解病情,或及时拨打110、120,在专业人士的指引下,正确进行急救。”每个学生都学些安全应急抢险常识,既可保护自己,又可营救别人。“日行一善”理念,就是想让核心价值观“接地气”,把抽象的价值观念转化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指引。如,对“爱国”:我们既提出“国旗下的讲话”、“争当志愿者”等要求,也提出“向英雄楷模学习”、“给同学讲一些爱国故事”等具体建议;对“敬业”:倡议“凡答应,必做到”、“当日事,当日毕”等伦理常识,指导学生成长为“学习达人”;对“诚信”:倡议“遵守承诺”、“按时还书”、“及时背诵”等,以细致入微的提醒,指导学生保持良好信用记录;对“友善”:倡议“做一次义工”、“捐赠图书”、“献一次爱心”等,指导学生成为“善心人士”……

  二、扬善——让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鉴于“日行一善”倡议较接地气,语气平实且满含正能量,特别适合在学校广播上传播,我们学校每天及时播放发生在同学身边的每件好人好事,并对参与的同学提出表扬。同时,我们每月举行一次“我身边的学习榜样报告会”,每次报告演讲团人员由表现最优秀的学生,以及该班的同学代表,班主任和家长组成。每次听完演讲后,要同学们写心得感受,优秀作品在学校广播站进行播报。这样,让学生感受到“日行一善”的美好。

  三、行善——让核心价值观在“知行合一”中扎根于心灵  在学校开展“弯腰净校园”活动,倡议每个学生通过开展“弯腰净校园,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环保意识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心中有自己,心中有他人,心中有学校,共建平安、和谐、洁净的校园。在日常生活中,有良好的环保生活方式和习惯,能做到:节约用水,一水多用;保护水源,慎用洗涤用品;节约用电,随手关灯;保护树木,珍惜纸张;选购绿色用品和绿色食品;保护绿化,参加种树,养树活动等。

  传扬孝文化,当你走进我们校园,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孝”字。我们每学期都要举行一次感恩活动,进行一次“孝星”评比,把上榜的同学及事迹张贴在学校最醒目的地方,让每个人向他们学习。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至少做一件好事,每天认真记录“行善日记”。采取各种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学生《“日行一善”成长手册》,通过看、读进行体验并记录下来,定期在一定的范围内汇报,各班要及时组织总结,开展总结评价,发现闪光点,将突出的人和事加以推广。

  发动学生通过看、读向善、从善的名人名言、诗词歌赋和善人善举的故事。 组织开展优秀事迹报告会,表彰做善事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通过校报黑板报、广播等途径宣传。我校广大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到做好事的快乐,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天天行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起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社会效应,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达到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育人的目的,最终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崇善的社会道德新风尚。 “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探索,使“日行一善”活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的工作平台,让善行文化融入我们日常生活,更好的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红明

编辑:曾维峰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