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竹海人家凉风村
2014-12-08 15:25:25 字号:

  

凉风村

     在湘中西部新化县天门乡的“天门”内,在紫鹊界梯田旅游区东北角的一隅,有个楠竹覆盖的小山村,叫凉风村。连片过万亩楠竹,被人称为“竹海”。满眼楠竹,是那样地清新淡雅,那样地文质彬彬,又是那样地充满灵秀之气,的确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

  从新化县文田镇下新溆高速公路紫鹊界引申线,进通溆浦县的省道,登上分水界,右拐向北前行,沿建风力发电场开出的宽敞公路前行一公里,便进入天门之“门”——凉风村的电山坑。这是一条长约两公里的高山峡谷,它是天门乡、奉家镇、文田镇的一个交汇点。电山坑优雅安静,空气清新。一声声鸟鸣被凉风扩大,清晰悦耳。公路两边各有两栋房子,第二栋新板房是凉风村现任村党支部书记伍贤享的。走进老伍家,见到一张张笑脸,忙接过热气腾腾的茶,大家顿生回到家里般的温暖。

  时令进入初冬。这是一个难得的晴天。老伍带领我们走向“竹海”。沿老伍家门前的公路向北前行约500米,到达一个豁口,就望见“竹海”了。一道很深很深的峡谷,碧绿碧绿的。别处,红叶落光了,不再是满山满山的绿,这里,是满眼满眼的绿,望不到边的绿,而且,微风中又是如波浪涌动的绿!瞬间,不禁将自己已经疲惫的身心托付给了“竹海”,从而获得新的欲望和动力。

  峡谷的空间是朗润的。“竹海”似一幅清新淡雅的画:明丽婉约、大气磅礴、敦厚凝重而沧桑包容。静中有动,鸟儿在峡谷中飞翔,午饭的炊烟钻出“竹海”,升起后随风飘散,融化于远山上的雾霭。心,在不经意间已经奔向“竹海”深处的农家。

  凉风村百多栋房子四百余口人全部散居在万多亩竹林中。走进竹海人家,便走进了意想不到的乡愁。走进一个叫帕埯冲的寨子,看到了砻子、石碓和风车,那是加工大米的成套手工机械。其过程为:用砻子破开谷壳,用碓舂熟,用风车分离米和糠。砻子大小不一,用楠竹和石坚树制成,楠竹制上下两边磨圆柱的侧面,石坚树制作磨齿。原料用石灰水浸一段时间,经久耐用,可使用两百年以上。帕埯冲的砻碓,晚清传来,堪称农耕文明的历史活化石。

  竹林中的板房,多为一沟一栋,真可谓一家一世界。伍玉高的屋是半新半旧的板屋,屋后是竹林,屋前有一晒谷坪,坪前有一鱼塘,塘水清亮。突然,一山楠竹,连同房子,一起摇摆起来!原来,一群鸭子沿沟挪进了鱼塘,塘水泛起涟漪,推着竹山和房屋的倒影摆动起来。这一摆动,使板屋断头批厦里那几个直径过1米的大竹篓特别显眼。伍贤享介绍,那是制作干笋片的工具,将煮熟的春笋放那里烤干。制作干笋片的作坊里,有一个体积过立方米的水泥缸,喂养着3个竹根獠鼠。猎奇竹根獠鼠时,女主人罗柳花端来了热气腾腾的绿茶。这让大家的心都顿时热了起来。这端儿,伍玉高劳动回来。他径直走到大家面前敬香烟。伍贤享说要买个竹根獠鼠,伍玉高说不卖的,专门招待贵客的,又说今天来的是贵客,要求大家一定呷了獠鼠再走。为了呷獠鼠肉,大家谈笑着跨进了伍玉高的家门。

  在等待吃晚饭期间,大家走进了伍玉高家后山的竹林中。笔直的竹杆,密密麻麻,竹枝严严地拦住了天空。置身期间,犹如步入人间仙境。小路的上空,长满撩人的灌木枝条,好在大多已经落叶,露出山路的影子。突然,闻到了一种气味,很特别的一种气味。伍玉高告诉大家,是一种叫臭萝卜的藤发出的。伍贤享诠释:“臭萝卜的学名叫猪婆参,是一种温补药。”谈笑间,伍玉高挖出了臭萝卜,长白山人参模样,足有半斤重!在太阳的余晖中,一道瀑布亮丽闪眼,下面的潭水波光粼粼,竹林的倒影灵动着,很是诱人。水潭前有一位老人在剥树皮。剥皮后的树干,只有锄头把那么大!“剥那树皮做什么?”伍贤享作出介绍,那种树,外皮上长满刺,叫“百鸟不落”,里面的皮是滋补品,口感很好,美味无穷。伍贤享向老人打了个招呼。老人姓廖,今年87岁。看来,一片竹林,一个整整的世界!中国的边远偏僻而又贫困的山村,绝对不是灰暗的,而是色彩斑斓的;那里的山民,绝对不是消极的,而是坚韧昂扬的;那里的明天,绝对不是迷茫的,而是光芒四射的。

  晚餐四道菜:獠鼠肉、猪婆炖排骨、百鸟不落煮猪脚、干苦藤打汤。酒是窖了过十年的黄酒,伍玉高的老表刘崇新带过来的。刘崇新在山那边的那片竹山里,也是独门独户。伍玉高不喝酒,家中没好酒,一个电话要刘崇新送封存最久的黄酒过来招待贵客。这顿饭,绝对的美食,决不亚于人生第一次吃海味喝茅台酒。刘崇新这人,军人出身,笑口先开,给人阳光开朗之感。伍玉高介绍,刘崇新有一对女儿,大女儿刘圆圆换肾病过三年,在家透析,每天两次。不愿显摆贫困的刘崇新接着说:“现在政府好,药费国家出大头,我出小头。我有20多亩竹山,今春出产玉楠片40多担,收入过5万元。”真是:菜美酒美人更美!

  回到伍贤享家,日头已经下山。大家在他家阶基上刚坐下,他妻子杨满玉就端来了热气腾腾的绿茶。夜幕拉开,夜色阑珊。山风徐徐,四野寂静。大家突然想起整天没有接到电话,都掏出手机来看。原来,无论移动还是联通,都没有信号,一点也没有。伍贤享见状,忙说:“要打电话,屋里有移动座机电话,信号很好的。”杨满玉招呼大家屋里座,大家这才觉得有点冷,都进了屋。柴火八角炉已热,炉上摆了一大盘炒南瓜籽和一大盘当地人称之为甜梨的野生弥猴桃。又让大家饱享了口福。

  大家一起跟随伍贤享回忆记忆里的乡愁。伍贤享说:“那时没有电,点竹片光。六月的夜晚,大家摸黑坐在屋檐下聊天,冬天,大家围着茶屋里一火眼柴火,在竹片光下扯谈,火炉边,烤满红薯,想呷就呷。都穷,但都快乐。我老婆好客,都是邻居来我家串门。如今日子好过了,串门扯谈的事基本上没有了,各自在家看看电视就睡觉。当然,也有打牌的。”谈起开发生态旅游,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伍贤享,话更多了。他认为,进“竹海”的公路硬化好了,天门之“门”就打开了;步行旅游道筑好了,村里的开发任务完成一大半,之后是引导村民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文明习惯,办好农家乐,发展特色种养业。“天门”内外的公路长约6公里,2014年11月初开始硬化路面时,因“借鸡生蛋”而停止。那是国家投资,落户天门等乡镇的大型风力发电场开路工程队进驻凉风村,要将进“天门”之路拓宽至8米。无疑,风力发电场的风轮将给“竹海”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伍贤享介绍,凉风“竹海”最美的时候是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日子里。雪花经历漫长的包含深情的孕育,形成片片亮丽的花朵儿从天而降,而“竹海”则是漫天飞舞的雪花载歌载舞的阔大舞台。无论山梁山沟,也无论山顶山脚,所有竹子都敞开包容的胸怀,无怨无悔而又坚韧不拨地弯下腰,接纳雪花这些飘飘洒洒的白衣精灵。只需要一个昼夜或一两天的功夫,便把“竹海”装点得粉妆玉砌晶莹剔透。待到冰销雪化,楠竹又高昂起头颅,依旧给“竹海”一片青翠。这是一种风范,给人类以某种启示。如此美景,怎能不冲走心中的烦恼和忧虑?这是人间独一无二的美景,不去欣赏,的确是一种遗憾。大家表示,待到下了大雪,一定再来,没有车,步行也要来!

  睡在老伍板屋的楼上,也是难得的享受。房内的空气,总有丝丝甜的感觉;总能闻到土石的皴裂的芬芳、浅浅的青草味儿。整个夜晚,睡得很香很甜。

  质朴、温和、灵秀又挺拨、坚强,是凉风“竹海”给人最直观的印象。热情好客、“穷快乐”、坚韧昂扬、永远深信明天更美好、富有创新精神是对凉风村民的真实写照。

  试问:有没有过,在现代生活节奏的忙忙碌碌中,有没有想过,有那么一个地方,让你着迷入神,将一切烦恼和忧虑抛到九霄云外?相信凉风村的“竹海”,“竹海”中山民的纯朴、真情,还有那风味美食,让你体验后感慨:凉风“竹海”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告别伍贤享,大伙纷纷表示:还会再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亲福

编辑:曾维峰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