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时任新化县档案局(馆)局长的余桂生同志,作为全国县级馆唯一理事,有幸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档案学会成立大会、学术研讨会。亲聆曾三老前辈的谆谆教诲,余局长感到无限荣光,扩大了视野,增强了事业心。遂于北京填《浣溪沙》词一首:“九域同仁聚北京,新歌一曲赞时兴,引经注典论登峰。 “双会”(中国档案学会成立大会和学术研讨会)“二为”(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和为四化建设服务)开大局,新兵老帅满豪情,会当绝顶借东风。”表达了参加“双会”的感慨。会后,曾老接见了湖南代表团,叮嘱档案工作一要修好县志,二要把基础做好做扎实。
余局长谨记曾老教诲,回来后立即向县委、县政府领导汇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随即成立了新化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由余局长任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开展纂修县志工作。经过多年努力,终于编纂了从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年)至1996年的新化县志。此县志获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二等奖、湖南省社会科学进步奖及湖南省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
在修县志的同时,余局长不忘曾老的嘱咐,把全县档案基础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在全县掀起搞好档案工作的新高潮。通过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全局同志的积极努力,县档案馆馆藏增至6万多卷,长度近千米,门类比较齐全,
内容比较丰富,管理比较科学,颇具地方特色。由于新化县档案馆是湖南省成立最早、历史最长的县级馆,是全国、全省的先进单位,许多兰台人都前来参观学习,县档案馆先后接待过两广、两湖、山东、山西及河南等地的参观学习者三千多人次。
随着馆藏的不断增加,原有的馆库已达饱和状态。为适应档案工作的发展需要,县政府克服财政困难,于1987年筹资建造了一座新馆,如何为新馆题词,成为当时急需解决的问题。余局长以个人名义亲自写信,恳求曾老前辈赐题“新化县档案馆”馆名。
然曾老年事已高,且身患眼疾、手病,视力减弱,书写非常困难,对一般的题词之类的事,多数予以谢绝。但凭着对档案的热爱,对工作的执着,对基层的关心,曾老欣然动笔,为新化县档案馆慷慨题词,并以曾三同志办公室和中国档案学会秘书长刘文仲同志的名义寄来了复信。余局长满怀喜悦向新化县委、县政府领导做了汇报,县委、县政府立即写信回复曾老,感谢其对档案事业的高度关心和热忱支持。
1988年仲秋,新建档案馆已挂上了曾老的题词,看到全县档案事业的蓬勃发展,余局长感慨万千,遂作赋:“大地春风造史宫,巍然屹立震湘中。曾三赐玉中堂挂,激励同仁勇攀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余桂生口述 陈雨春整理
编辑:曾维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