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对上,相互问候,同向观众行礼!]
甲:根据晚会安排,我(面朝乙)和他给大家说一段对联相声。
乙:是的!是的!我先说一联:
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甲:我接着说一联:
花开花落僧贫富;
云去云来客往还。
乙:响竿吆喝:“卡、卡、卡”;
狂犬吠曰:“汪、汪、汪”。
甲:这三联均是采用比拟修辞的对联呀!
乙:是的!我解释一下,比拟就是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甲事物当乙事物,或把抽象的理念当作具体的事物来描写的修辞手法。
甲:这修辞手法常运用的有三种,即拟人、拟物和拟声。
乙:上述三联第一联为郑板桥自题厅堂的拟人联,第二联亦为郑板桥赠焦山长老的拟物联语,第三联是刘师亮讽刺汪精卫的拟声联语。
甲:比拟的三种手法其特点是各不相同的。拟人重在模拟动作和思想;拟物常赋予物的生命;拟声则运用象声词语入联,能增加文采、幽默感和现场气氛,可谓别开生面。
乙:下面我说对联,请你分辨。
柳线莺梭,织就江南三月景;
云笺雁字,传来塞北九秋书。
甲:这是拟物的联语啊!
乙:四万青钱,明月清风今有价;
一双白璧,诗人名将古无俦。
甲:这是苏州沧浪亭联,是典型的拟物对联。
乙:战士迈开双腿赶;
敌人夹着尾巴逃。
甲:把敌人写成“夹着尾巴”狼狈逃跑的狗,以人拟物,形象生动呢!
乙:我俩还说说拟声的对联吧!
甲:好的!
欢庆袁世凯之死的联曰:
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
举国若狂,且狂且狂且且狂。
乙:解释一下,这是拟锣鼓声的拟声联。川剧中小钹音“庆”,大锣音“狂”。
甲:谢你说明!你还没说联呢!
乙:我说,我说副讽刺奴颜作风的拟声联语:
老母任磕头:“哎,哎,哎,
嗳,嗳,嗳”;
娇妻稍努嘴:“哦,哦,哦,
噢,噢,噢”。
甲:运用比拟修辞撰写的对联,以拟人方面的最多。
乙:是的,咱俩就多说一些拟人方面的联语吧!
甲:好的,我俩穿插说吧!
青城山观日亭联:
试从平日时观我;
直到最好处昂头。
乙:沈义甫与其师的对句联: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甲:哈尔滨大阳岛联:
江水有情,偷围三面绿;
夕阳无语,悄上半肩红。
乙:岳麓山问枫亭联:
问岳麓红枫,为谁羞面;
思花亭碧柳,何事扬眉。
甲:常德桃花源水源亭联:
洞辟几时,问桃花而不语;
亭蹲一角,对潭水以怀情。
乙:邵阳双清亭联:
云带钟声穿树去;
月移搭影过江来。
甲:一位不信神的老先生在他家乡新修的财神庙门上代财神爷诉苦而题曰:
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
求,给谁是好?
不做半点事,朝来拜,夕来
拜,教我为难。
乙:云南丽江喜祇园弥勒佛像前的对联蕴含人生哲理和浓浓的失落情绪,颇有一股感人的力量。联曰:
大肚皮,千人共见,何所有,
何所不有;
开口笑,几时休息,无一言,
无一可言。
甲:呵!我雅兴来了,题一句拟人的上联,请你对下联。
乙:我试试看。
甲:碧水塘中鱼列队;
乙:这容易对出:
青峰树上鸟谈天。
甲:再来一联。
粉笔无声传智慧;
乙:桃花有志饰山河。
甲:中国楹联学会原会长、当代作家马萧萧曾为北京保温瓶厂撰写了一副对联。
乙:这对联的上联是拟物,下联为拟人,是比拟手法联语中的上乘之作。
甲:我俩齐声朗诵献给大家吧!
合:(声音洪亮地)
一口能吞二泉三江四海五湖
水;
孤胆敢入十方百姓千家万户
门。
今天咱俩的对联相声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的静心倾听!感恩各位热烈的掌声!再见!再见了!(挥手致意!双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敏青
编辑:曾维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