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新闻网讯(记者 钟诗豪)9月12日,土本类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平行论坛在新召开,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参加。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常务委员、湖北民族大学教授罗康隆,县政协副主席罗忠庆出席。
本次论坛以《木本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乡村振兴实践》为主题,8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主题作专题报告,就农业文化遗产的文化基因保护研究、林果类农业文化遗产特征价值、保护困境与对策研究、农业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助推农业食物系统转型的影响机理和路径选择等议题进行探讨与交流,为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助力乡村振兴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罗康隆指出,木本类农业文化遗产作为农业文明的重要载体,兼具生态、文化、经济等多重价值,是连接传统智慧与现代发展的关键纽带,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好、利用好木本类农业文化遗产,需坚持系统性保护与创新性发展相统一,既要深挖其文化基因的独特内涵,守护好林果种植技艺、传统知识体系等核心要素,也要正视当前面临的保护力量不足、活化路径单一等现实困境,以科学理念破解难题。要推动木本类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深度融合,通过发展特色林果产业、文旅融合项目、绿色农产品品牌等,让遗产资源转化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助力农业食物系统转型与农民增收致富。应进一步深化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挖掘,强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衔接,促进遗产地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经济开发的有机结合,构建多方参与、科学持续的保护与发展机制,凝聚更大合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新化新闻网
作者:钟诗豪
编辑:曾斌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