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好评中国丨站在黄浦江畔,看见“才聚湖南”的梦想入场券
2025-09-26 17:38:46 字号:

cc61493f-32e1-4036-8c4c-50e9def1efaf.jpg

9月21日,“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行动启幕大会现场。

——“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系列评论之一

□胡建华(华东师范大学)

湘江北上,奔流入海。从9月21日,“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行动启幕大会暨“国聘行动”促进“湘才留湘”专场活动在中南大学举行,到9月27日“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活动赴上海开展专场集中招聘,短短数日,湖南以数场跨越千里的人才盛会,搭建起连接湘沪、辐射全球的智力桥梁。前者让千余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汇聚湘江之畔共商创新,后者则在黄浦江畔向在沪学子递出橄榄枝,数场活动遥相呼应,不仅让“湘智兴湘”的聚才效应从湖南走向全国,更让外界看到湖南引才、留才、用才的系统布局与满满诚意。

“同学,想了解湖南的‘揭榜挂帅’项目吗?这些岗位都是针对咱们理工科专业设置的!”上海“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活动前期,就有工作人员递来宣传册,芯片研发、新能源材料等岗位需求被红笔圈出,精准对应着高校学子所学专业方向。秋天的黄浦江已经有了微微凉意,但在沪莘莘学子心里暖烘烘的,因为湘沪这场活动,已经将许多人的职业期待装进了招才引智的“工具箱”。

上海作为中国科创与人才高地,向来是各地引才的“必争之地”。湖南选择在这里举办招聘专场活动,既是对自身人才吸引力的自信,更精准对接了长三角人才资源的优势。而湖南红网即时推出“智汇潇湘·青年说”评论专栏,更让青年创业求职的真声音、真思考第一时间被听到。这一举措跳出了传统“政策宣讲 招才引智”的模式,让活动从单向的“湖南说”变成广大青年的“主动说”,让在沪学子既能直观了解湖南的人才政策与发展机遇,又能通过评论表达对湖南人才生态、创业环境的真实期待。这种“双向互动”让三湘大地的引才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此外,“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活动与以往传统的“摆展板、念政策”式招聘会不同,它更像是一场“双向奔赴”的交流会。譬如现场将设置“青年对话角”,由在湘创业的学长分享如何用政府补贴启动实验室,也有企业HR拿着项目计划书和大家聊“未来团队架构”。最期待的是,“云端连线”环节将通过大屏幕,让大学生们直接和长沙经开区的企业负责人视频沟通。这种“不绕弯子、直奔需求”的形式,比隔着屏幕看招聘网站上的冰冷文字,实在多了。

我们看到,“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沪上行正在将诚意转化为青年可感知的“未来图景”,无论是高层次人才关注的科研平台、成果转化渠道,还是青年学子在意的创业扶持、成长空间,都有望形成“政策承诺-需求对接-意见反馈”的闭环。精准的需求、实在的支持、良好的环境,让人才“愿来、能来、留得住”,也让人们看到湖南“引才”的热情、“留才”的能力。

可以预见,这种“以活动促对接、以反馈促优化”的模式,将为湖南打造出持续运转的“人才生态培育工程”。正如“湘商回归”“校友回湘”为湖南带来资本与资源,“湘智兴湘”系列活动则将让资本和人才“双向回流”,为湖南注入智力动能,让“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千年传承,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随着全球引才渠道的拓宽、人才政策的持续优化,湖南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强大的魅力汇聚天下英才。

站在黄浦江畔回望,湘江之水汤汤,流淌到黄浦江汇入海洋。“才聚湖南”一边连着同学们对未来的畅想与期待,一边连着湖南实实在在的机遇与诚意。或许未来某一天,同学们会带着在上海学到的知识踏上湘江两岸,因为湖南已为他们准备好了逐梦的舞台。而这场跨越湘沪的人才之约,也将成为湖南人才生态建设中最为浓墨重彩的起势之笔。

来源:时刻新闻客户端

作者:胡建华

编辑:曾斌初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